见缝建“场”,楼上桥下成家门口运动打卡地
(相关资料图)
——探访主城区三处嵌入式体育场
结束一天的工作、学习,到家门口的球场打一场“养生球”,这是不少市民的选择。今年,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在笼式运动场上刮起了强劲的“运动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建设了700余处各类公益性笼式运动场。在茶余饭后,或在周末、节假日,这些运动场成为附近居民争相“打卡”的运动健身新地标。然而,在全民健身“动起来”的热潮中,市级体育部门、区市、街道及社区也在经历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遇,尤其是在空间缺乏的主城区。建设嵌入式体育场无疑是化解空间“硬伤”的一剂良药。
所谓“嵌入式”,指的是在社区、公园绿地、滨海空间、海塘堤坝、桥下空间、屋(楼)顶等区域,见缝插针地建设可供全年龄段人群运动健身的公共体育设施。近年来,相关部门、区市采取微改造、精提升等举措,在高架桥下、商超旁侧的闲置地块、卖场楼顶等区域建设了多处笼式运动场。
近日,记者深入调研海泊河公园笼式运动场、河马石运动场、居然之家楼顶笼式足球场,以期探究出不同的样本路径,以供借鉴。
样本1
唤醒“沉睡”的空间——
桥下空地“动”起来
每天下午4点,65岁的孙继瑞会准时前往海泊河公园的笼式运动场“报到”——打一场“养生球”,这已是他退休生活的一部分。
海泊河公园的笼式运动场是2021年市办实事亮点工程,位于杭鞍高架桥下,2021年年底投用。“从早6点到晚8点,这里人流不断。节假日,打球、踢球的人更多。”孙继瑞说,市民进场打球、踢球要提前“占场子”,否则,只能“场边站”。
市民在杭鞍高架桥下笼式运动场内锻炼。
“这片场地平整、专业,晚上还有照明,关键离家还近。”在场下休息的谢云鹏道出了球场火爆的原因,“场地专业、环境舒适,不少篮球迷、足球迷称之为‘宝藏球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主城区现有的公益健身场地大多为数年前通过市办实事项目建设的“老本”,空间稀缺是主要原因。
这是一组关于公益性笼式运动场的数字:截至2022年底,市南区有27片,市北区有41片,李沧区有30片,崂山区有105片。其中,2022年,市南区通过市办实事项目翻新了一处笼式健身场;崂山区新建了6处笼式运动场,均在沙子口街道和王哥庄街道;而市北区、李沧区没有新建场地。
“现在,一座座高架桥穿城而过,如何唤醒‘沉睡’的桥下空间,成为关注的焦点。”市人大代表,青岛华青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蛟龙告诉记者,桥下空间“变身”为笼式运动场,这是主城区解决运动空间不足的一个良策。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目前,全市隶属市政管理范围内的高架路有7条,其中,重点设施有5条,长度约35公里,市民熟知的胶宁高架路、杭鞍高架路、新冠高架路、跨海大桥高架路都属于重点设施。此外,还有跨线桥和高速公路连接段高架桥。
海泊河公园笼式运动场的实践,探索出一条“让闲置桥下空间‘运动’起来”的路径。
海泊河公园安全服务科综合科工作人员赵广斌见证了这片运动场从“0”到“1”的全过程。“海泊河公园的上方是杭鞍高架桥,桥下原来是一块硬化的活动空地。2020年年底,市、区两级体育部门跟我们沟通接触,并多次到桥下调研。此后,体育部门提供设施,公园提供场地,双方建设笼式运动场的想法算是不谋而合。”赵广斌告诉记者,桥下此前是一片硬化水泥地,建成运动场后,解决了公园缺乏配套健身设施的问题。
“每天晚上,我们关了灯,球迷才散去。”赵广斌感觉,运动场的火爆程度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他告诉记者,未来,这片运动场还将继续升级,计划重新粉刷桥顶、桥柱,加入时尚运动元素,进一步丰富体育文化元素。
海泊河公园笼式运动场的社会效益出乎赵广斌的意料,却在高海明的意料之中。作为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高海明深谙在高架桥下建设笼式运动场的优势:“高架桥桥体遮风遮阳,晚上还有灯光,各种条件组合在一起,自然深得球迷的人心。”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掣肘,桥下空间“变身”为运动空间的设想多了几重变现的难度。“高架桥两侧多为行车道,桥下建设笼式运动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位多年从事群体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另外,桥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带来的收益远远高于体育场的收益,桥下土地产权人不愿意投资建设嵌入式运动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利用桥下空间嵌入式建设的运动场有3处,尚属“星星之火”。要像杭州、舟山、深圳等城市那样形成建设嵌入式体育场的“燎原之势”,青岛还需配套相关的政策、机制,为建设嵌入式体育场提供“火种”。
“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合作沟通机制,梳理出主城区高架桥下可嵌入运动场的空间,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建设合适的运动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筑系教授邓庆尧建议学习其他城市的经验做法,打造更多的“桥下运动场”。比如说,《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针对运动场地类提出在桥下空间许可的区域,鼓励设置市民日常休闲健身及体育运动的专项场地,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滑板、跑酷及攀岩等。根据场地面积,选择不同类型的体育设施,形成多样的平面布局模式。
建成后的管理问题同样不能忽视。以海泊河公园笼式运动场为例,公园作为场地的管理方,管好场地主要有“三招”:一是由专人每天定时开关笼式运动场大门;二是保洁人员定期清扫场内的杂物和垃圾;三是运动设施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及时通知施工方维修故障部位。
“就群众性体育设施而言,配建场地是解决市民健身需求的第一步,管好场地则是激发市民健身热情的一次长跑。‘管好’与‘建成’同等重要,建的时候要考虑管的问题。”高海明说,“海泊河公园笼式运动场归海泊河公园管理,保证了场地使用的质量。”
样本2
商超与运动场“合璧”——
边角地“用”起来
河马石运动场内,来自二实验、四实验等3所中学的7名初中生正在轮流投篮。
杨凯文是年纪最小的一位,他却是最先发现并使用这片篮球场的球迷。“篮球场与我家一墙之隔,我一周要来打两三次。”杨凯文说,“周末和节假日里,篮球场几乎不空场。”
河马石运动场是从“消费+体育”催生出“商超+运动场”的产物。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笼式篮球场是一个非标准篮球场,两个篮球架高低不同,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运动爱好者的打球需要。在笼式篮球场的南侧,空地上还建设了一处笼式网球场。
“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区,很难找到建设运动场的大片空地。”负责区级群体工作的刘健对此深有体会,“哪些地方适合建造嵌入式体育场地,这其中有很大的学问。比如,场地产权和使用权人是否愿意建设,空地周边社区群众是否同意建设等问题。否则,主城区建设笼式运动场只能是‘纸上谈兵’,市民在家门口打球也只能舍近求远。”
“建设体育场地必须把居民需求与可利用的空间精准对接起来,这样的场地才是有价值的‘金角银边’。”市北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建设协调部副部长梁学建认为,这片社区篮球场之所以能够建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离不开最初的操盘手——市北区劲松三路社区书记迟宗玉和青岛河马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马宝初。
“市、区两级体育部门有意于‘挖潜’主城区内的边角地建设笼式运动场,街道、社区就在辖区内盘点闲置地块,寻找适宜建设笼式运动场的地块。”迟宗玉说,“街道、社区组织多方力量整理出永旺超市旁侧的三角地块,并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广泛征求居民的改造意见。”
迟宗玉所说的三角地块位于永旺超市的东侧,北窄南宽,面积约有1500平方米。而永旺超市及其所在地块由青岛河马石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公司是市北区合肥路街道的“红色合伙人”。多年来,这家公司帮助街道、社区完成多项公共事务。“得知居民的热切期盼,我们同意出资。效率怎么高就怎么来,怎么让居民受益就怎么办,所以,笼式运动场很快就建好了。”马宝初向记者透露,2021年年底,他向永旺超市相关负责人提议建设一处公益运动场,免费向居民开放,也能为超市拉人气,双方一拍即合。
2022年4月,这片笼式运动场建成,其中的篮球场迅速成为周边篮球迷的必争之地。“工作日的早晚、周末,篮球场很热闹。后来,考虑到打球有些扰民,我们规定晚上9点关门。”球场管理人员庄庭光认为,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商超与运动场“合璧”,有着消费和健身双赢之势。
“‘商超+运动场’已是吸引客流、提振人气、拓展消费客群、延长驻留消费时间的新策略。”市政协委员、青岛瑞华伊士曼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月海对此表示,从商场的发展看,把握“体育+”的商机,将体育运动业态融入商业的模式获得了市场认可。目前,在青岛,或是公益或是收费的“商场+运动场”模式不断涌现,万象城在N次方公园建设了标准的3V3篮球场,金狮广场也规划建设了笼式足球场。
永旺超市愿意将河马石运动场“放”在旁边,同样是看到了“体育+”的引流效用。
市民在河马石公益篮球场内打篮球。
据庄庭光介绍,河马石运动场投用一年来,周边社区每季度在球场举办一期全民健身活动,每期活动参与的居民超500人,还有周边学校预约场地举办跳绳、球类等比赛。“活动结束后,不少居民前往超市就餐、购物。”庄庭光说,笼式运动场是街道“红色合伙人”的公益投资,契合了超市拉动人气的需要,也回报了周边居民小区的球迷。
长期从事城市规划研究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筑系教授邓庆尧对街道、社区利用“金角银边”建设运动场感受颇深。“目前,主城区体育场的数量偏少,而大型体育场距离主城区相对较远。街道、社区可以从供给的角度挖掘潜力,全面普查分布在辖区内的闲置地块,了解这些空间的权属方和使用现状。街道或社区主动与权属方沟通对接,以志愿或协作的方式建设嵌入式运动场。”邓庆尧介绍,尤其是商场附近的闲置地块,改建成运动场后,既便民又引流,实现合作共赢。
样本3
运动场“爬上”楼顶——
空中足球场“炫”起来
在居然之家的楼顶笼式足球场,一场由足球散客参与的比赛正在酣战。
这是球迷王东临时组建的“散客局”。球员从30岁至50岁不等,身着的球衣也各不相同。两队球员经过简单的排兵布阵,以一种放松的姿态享受着比赛。在业余足球圈,这样的比赛被称为“散客场”。
刘海宁是足球散客,也是这片球场的常客。他就职于市内一家国企,踢足球是他多年来的爱好。“这片球场很好,人工草皮、防滑颗粒品质也不错,关键商场还能停车。”刘海宁介绍,这片笼式足球场因建于楼顶被球迷称为“空中足球场”。
市民在居然之家楼顶笼式足球场踢球。
记者在现场看到,楼顶共建有两片7人制足球场,场地四周安装了不同麻绳编织的围网,网的高度超过了4米。另外,为了防止足球被踢出场外落到楼下,球场顶部也安装了一定面积的麻绳围网。
居然之家办公室主任张少华亲历这片体育场从无到有、从无人知晓到人尽皆知的全过程。“我们卖场的建筑面积约有20万平方米,配建车位有2000个,其中楼顶的停车场一直闲置。集团要求公司向‘大消费、新业态’转型,我们就打算重新利用楼顶闲置的停车场。”张少华说,2018年前后,在街道、双峰工贸公司的支持下,居然之家卖场引进相关体育企业将闲置停车场改造成体育场,面积有1万余平方米。2020年8月,该体育场正式对外试营业。
拥有20年球龄的王东是体育场的运营者,他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张“空中球场预订场地一览表”——“空中足球场”有多火?这张表格一目了然!周一至周五晚6点至8点时段,两片球场皆为“长包场”,周末32场球赛只有8场为“散客场”。
“作为一个需球迷付费踢球的商业球场,这张表格不仅反映了球迷愿意为自己的运动爱好买单,也反映出这片球场赢得了球迷的认可。”一位球迷告诉记者,居然之家的楼顶笼式足球场在投用之时就“自带光环”,不仅补齐了新都心商圈缺少大型健身中心的空白,也为青岛商超、写字楼楼顶建设同类设施“打了样儿”。
居然之家楼顶笼式运动场俯瞰。
薛月海认为,商场、超市、家居卖场、商务楼屋顶都可视作楼顶运动场的选项。楼顶运动场能够充分发掘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可缓解市区体育场地面积不足的问题,为市民健身提供了新途径。而且商超、写字楼大多靠近居民区,楼顶开发建设运动场不仅满足了市民在家门口运动的需求,也能有效利用市区的“金角银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广大球迷认可楼顶的这片球场,但不等于球场出身“名正言顺”。“在青岛,建设‘空中运动场’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一位从事多年群体工作的部门内部工作人员介绍,“是否符合建筑安全、防水防震要求,以及建筑承重等问题还有待规范建设标准,否则,不利于盘活楼顶资源的一些新探索、新尝试。”
“居然之家‘试水’在楼顶建设体育场,是摸着石头过河。”张少华透露,这是学习深圳的结果。
国内外利用楼顶建设运动场的案例不在少数。在国内,上海长风大悦城屋顶打造起了国内首条购物中心屋顶凌空跑道、深圳湾体育公园直接被“搬上”写字楼楼顶;在世界范围内,日本大阪森之宫Q’s MALL屋顶跑道、南非德班盖特威购物广场屋顶足球场、芬兰Koutalaki屋顶滑雪场都是楼顶建设运动场的代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志文 文/图)
青岛日报2023年6月1日4版
责任编辑:孙源熙
关键词: